什么是解离?
解离是指感觉与自己的思想、情绪、记忆或周围环境脱离,就像大脑在面对压力、恐惧或过度负荷时,自我“关闭”以保护自己。一般人可能会感觉麻木、恍惚,或者仿佛“灵魂离开身体,在旁观看自己”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都会经历轻微的解离。比如工作时走神,没听见别人刚说了什么,或者开车时对某段路程毫无记忆。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,通常不会带来困扰。
但对某些人来说,解离的状态出现得更频繁,且感受更强烈。解离可能是创伤后的反应,比如经历虐待、事故或其他痛苦事件。当经历过于痛苦、难以承受的事情时,大脑会通过与现实脱节的方式帮助我们应对。这种情况在患有创伤后压力症(PTSD)或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(CPTSD)的人群中更常见。
解离有不同的形式,比如感觉周围的一切不真实(失现实感),或觉得自己不真实(失自我感)。有些人可能无法回忆起重要的事情,或者感觉自己体内有不同的“部分”。在少数情况下,可能会发展为“解离性身份障碍”(DID),也就是一个人拥有多个不同的身份或“部分”。
解离可能带来困惑与恐惧。但通过支持与帮助、治疗(如 EMDR 或 IFS),以及学习应对技巧,大多数人都可以学会调节和掌控解离症状,更好地活在当下。